![]() |
![]() |
療法簡介![]() ![]() ![]() ![]() ![]() ![]() ![]() ![]() |
![]() | ![]() ![]() |
|
![]() | |
![]() | 台灣小醫師絕處逢生發現相應神經調節療法 ---不靠藥物根本解決功能失調與疾病的新療法 二十多年前,我是一個甫自醫學院畢業的年輕醫師,卻面臨到人生最重大的危機---頸部脊髓內長了不明腫瘤。當時國內尚未有磁振造影(MRI),僅靠電腦斷層掃瞄(CT)無法正確診斷,以致無從治療起。隨著神經壓迫症狀日益惡化,憂心絕望之餘,寫信給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Dr. Cooper,向這位以顯微手術治療脊髓內腫瘤的權威求助,說明因為剛畢業,完全沒有積蓄,無法岀國就醫,希望其給予專業的病情分析與建議。沒想到紐約大學醫療團隊竟然回函,願意免費為我手術治療;讓我和家人感激涕零。因為是良性的血管瘤,在他們精湛的醫術治療下,手術極為順利,未留下太大後遺症。Dr. Cooper勉勵我,他們之所以願意幫助我,是希望我可以健康地回到台灣,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件事讓我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的規劃,放棄在教學醫院發展的機會,下鄉到醫療資源貧乏的無醫鄉奉獻所學。 然而在二十多年來的基層行醫生涯裡,深感現代醫療對某些疾病無法根本治癒,有些則是副作用太大,衍生更多其他的病症或負面影響,因而決定結合學術理論與研究,投入鑽研新的醫治方式。至今,終於在神經調節領域,發展出突破性的相應神經調節療法(又稱為逆行性神經療法),並應邀於2005年10月第十三屆國際東洋醫學會在韓國做專題報告。 看了韓劇「醫道」之後,反思如何成為「心醫」。除順利進入台大醫學院博士班研究外,並承蒙各醫學先進的熱烈參與,順利於2007年12月16日,於台大醫學院正式成立「台灣神經調節學會」。期盼結合學術界,讓此新療法在國內外獲得更多肯定,造福更多因疾病深受折磨的病友。 從許多患者治療後的反應及感謝函的回饋,亦讓我深刻體會到許多病友先前所受的折磨;也有許多外縣市甚至國外來的病友,不斷建議能否早點到外縣市或國外設立診所,讓更多人受惠。因此在台北診所經營邁入第七年之際,我們結合了志同道合的醫界與企業人士,決定開始規劃連鎖診所經營,先將醫師看診服務延伸到台中與高雄,患者更可以就近在中壢、竹北、嘉義、台南的診所接受後續治療。為推動「相應神經調節療法」的學術研究及臨床應用,未來亦將籌設「台灣神經調節醫學基金會」,來整合產學界的力量;讓這項新的醫療技術可以發揚光大造福全人類。 人體是一部非常微妙的精密機器,其功能運作有一定脈絡,找出失調的根本原因加以解決,就可以有效根本治療疾病。如果只採取症狀治療與疾病控制的觀念,很多疾病都需長期服藥而沒有真正治好的一天;這就是現代醫療的一大盲點,醫學似乎進步神速,但是很多疾病藥越吃越多,健康狀況並沒有真正獲得改善。而且很多疾病的發生,除了個人體質因素(先天)外,有許多是外界環境、生活壓力、不良作息等因素共同作用才產生的,所以唯有經過整體評估,把真正的致病原因找出來,並且在醫療的過程中不但要治標(改善目前的症狀及健康失調狀態),也要治本(修正導致失調與症狀的原因),甚至採取策略彌補或調整先天體質的不良,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減少或避免疾病的再發與長期慢性化。這就是我們提出整合性醫療,以人為本的整體全人醫療模式,採用的醫療方式更是無藥、非侵入性、沒有副作用的神經調節物理性治療。只要是目前藥物治不好或不想再長期靠藥物治療的各種功能失調性疾病,都可以考慮採用這種新療法做根本的解決。 黃忠信 醫師 黃忠信醫師小檔案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博士班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碩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經歷: 台灣神經調節學會理事長 拉菲爾人本診所院長 高雄醫學大學講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 高雄縣杉林鄉台源診所院長 行政院衛生署南區社區醫學訓練中心主任 高雄縣杉林鄉衛生所主任兼醫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