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療法簡介![]() ![]() ![]() ![]() ![]() ![]() ![]() ![]() |
![]() | ![]() ![]() |
|
![]() | |
![]() | (中央社記者陳明隆雪梨九日專電) 想瘦的愛美人士未來將不用靠餓肚子或是拼命運動的方式減肥,因為澳洲阿德雷得佛林德醫學中心研究發現,一種類似心臟節律器的裝置,可以用來阻斷飢餓神經,成效極佳。 參與這家醫學中心的首位女性測試者在裝有「止飢裝置」一年內成功減去二十公斤的體重,更讓人振奮的是這名女子在此期間無須改變日常飲食習慣或是增加運動量。 阿德雷得佛林德醫學中心是全球三家測試這項由永恆醫療器材公司(EnteroMedics Inc)發明新裝置的醫學中心之一。 佛林德醫學中心消化科專家涂利醫師表示,他們將在病患下腹部皮膚內安裝這項「止飢裝置」,再由穿戴在體外的裝置負責操控,間接地阻斷迷走(vagus)神經所傳遞的飢餓感。 「迷走神經是負責連結腦部和消化系統的重要管道,」涂利醫師說。「這個神經系統控制食欲傳遞和一部分消化所需的分泌物,所以只要阻斷迷走神經運作,就能抑制食欲,這也是為什麼病患不感到飢餓的原因。」 涂利醫師解釋說,抑制飢餓神經的理論主要是從過去進行神經切割病患的臨床發現。「我們發現到這種方式能幫助肥胖人士成功減重,我們只是不同於切割神經而改用裝設『止飢裝置』方式,」。 「尤其人體有自動調節系統,採取切割神經的方式最後往往都會再生,所以採取這種間歇性的控制,既能達到成效也能維持長時間控制。」 媒體評論: 實際上不論是阻斷神經傳導或裝置止飢裝置,這種方式往往會造成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失調現象,雖然達成效果,但同時間卻會造成其他多種因神經失調的可怕後遺症。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是調控神經的反應度,使過度反應的神經統恢復正常,因此可以用於許多症狀的治療,是屬於比較根本性的療法。從這種治療原理來看,採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來調整神經的功能,進而使控制食慾的神經反應恢復正常,來達到控制體重的目標,是未來可以進一步研究的治療方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