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療法簡介 心醫主題發佈區 醫療資訊 媒體評論區 媒體報導 公佈欄 拉菲爾人本診所 系統管理 寫信給我

媒體報導返回前頁
常用止痛藥易使血壓上升 提高心臟病風險
2007.02.27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七日電)

阿斯匹靈、普拿疼是很常見的解熱鎮痛藥,阿斯匹靈也是預防血栓的心血管日常保養藥,現在有研究顯示,經常使用這些止痛藥,會使血壓升高,導致男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提高。

根據外電報導,約翰.佛曼率領的美國波士頓布里根婦女醫院團隊四年研究了一萬六千名男性,發現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是高血壓的潛在危險因子,先前也有研究顯示,這類藥物也會使女性的血壓升高。

這項研究指出,一星期有六到七天服用乙醯胺酚,高血壓的比率比未服用者多出了百分之三十六,乙醯胺酚是一種非類固醇消炎藥,也是知名止痛藥普拿疼、腦新的主要成份。

至於經常服用阿斯匹靈者,高血壓的比率提高百分之二十六;經常服用ibuproven(止痛藥宜痛炎的主成份)則高出了百分之三十八。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認為,就預防中風及心臟病而言,服用阿斯匹靈是利多於弊,同時也建議關節痛的病人在吃藥之前,先嚐試物理治療、運動或減重。

目前是感冒流行季節,許多的感冒藥含乙醯胺酚及阿斯匹靈成份,阿斯匹靈又因具有抗血栓作用,在歐美是廣為流行的心血管保養藥,國內也有許多心臟科醫師每天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曾春典、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常敏之指出,以往到今天這項研究均指出,非類固醇消炎藥會影響平滑肌的放鬆與鈉離子的代謝,進而影響血壓的調節,而有下肢水腫、不利血管擴張的情形。

兩位醫師指出,普通人日常服用的阿斯匹靈劑量是八十到一百毫克,關節炎的病患會用到三百到一千毫克,患者應特別注意減少食物中的鈉離子攝取量。另外,有百分之五的續發性高血壓患者,可能是藥物引起,沒有其他危險因子的高血壓病患,也可以評估是否為非類固醇消炎藥物引起。


媒體評論:

藥物畢竟屬於非人體自己所製造與代謝的外來化學物質,雖然經過一定程序的動物試驗與人體臨床試驗,但是還是可能產生不可預期的副作用,能夠不使用,最好還是避免。疼痛會造成神經反射,進而使血管與肌肉收縮,使得局部造成疼痛的發炎物質堆積,而出現問題,藥物治療又會引起副作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是從人體分佈的神經去治療關節肌腱的發炎部份,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療方式,這種新療法可以直接調整神經系統,進而使局部血流改善,流通的血流會帶來身體自然的抗發炎物質,不必靠止痛藥就可以輕易將發炎物質代謝掉,效果快而且沒有副作用。

台大醫學院博士 拉菲爾人本診所 黃忠信醫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