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療法簡介 心醫主題發佈區 醫療資訊 媒體評論區 媒體報導 公佈欄 拉菲爾人本診所 系統管理 寫信給我

媒體報導返回前頁
台灣破解自閉兒大腦密碼
2007.07.12
聯合新聞網 記者: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陽明大學、台北榮民總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及美國芝加哥大學等團隊跨國合作下,透過腦磁儀成功破解同理心的大腦密碼,為今後自閉症診斷及治療開啟打開一扇窗,並可望重啟患者對外溝通的鑰匙。

獲選國際協會十大優秀論文

此研究立即獲選為國際知名「人腦功能定位協會」2007年年度大會的十大優秀論文。

實際執行這項研究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鄭雅薇表示,目前國內約有0.5%的孩子罹患自閉症,他們獨特的行為及思考模式,通常和一般孩子不一樣,常讓家長在照顧時傷透腦筋,甚至搞得心力交瘁。但過去自閉症診斷困難,常只能透過觀察外在社交行為特徵來推斷。

為此,她就讀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時,就在中研院語言所院士曾志朗及台北榮總整合性腦功能研究中心主任謝仁俊等人指導下,深入研究鏡像神經元與自閉症的關係,試圖為這些孩子找到一條出路。

鄭雅薇解釋,鏡像神經元是大腦皮質裡的一組神經元,可分兩大類,一類在前運動皮質區,另一類在腦島及前扣帶迴,當我們看到別人做一個動作時,鏡像神經元就會重現同一個動作,就像從鏡子投射出該行為。透過鏡像神經元這種特殊反應,我們才能夠理解別人的行為、意圖或情緒,彼此才能溝通無礙。

揣測他人心意能力比常人差

鄭雅薇說,這就是所謂的同理心,一般自閉症患者最主要病症就是缺乏「揣測他人心意」的能力,也就是較不具同理心;因此,若能找出鏡像神經元的表現強弱,就能診斷出自閉症來,再及早給予適當療育,協助他們走出自閉漩渦。

她們的實驗,是在受試者手腕正中神經給予3∼4安培的電刺激,刺激時並不會痛,只有麻麻的感覺,並記錄體感覺皮質區的腦磁場變化。接下來,讓受試者觀看兩組照片,第一組是手被刀割傷、手被烤箱燙傷及手被門夾傷的照片,第二組則是手拿刀子切菜、手拿烤麵包及用手去開關門的照片。

結果發現,在看了這些照片後,正常人及自閉症患者的體感覺皮質區都被活化,但正常人看到第一組照片時,體感覺皮質區的活化較強,反觀自閉症患者的活化強度就弱多了。可見鏡像神經元確實參與同理心的運作,而自閉症患者的相同運作就可能出了問題。

此發現對早期療育或有成效

鄭雅薇表示,透過這次研究,已解開同理心的大腦密碼,今後將可運用到臨床上,做為同理心的生物標誌,輔助診斷懷疑有同理心缺損的自閉症,甚至進一步做為評估早期療育或藥物治療成效的工具。

媒體評論:

自閉症不是由於父母的養育態度所造成,它的成因目前醫學上並無定論,很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腦部不同地方的傷害而引起的發展障礙。相應神經調節療法來調整失調的自律神經系統,打破身體因素和心理因素互相作用的惡性循環,這樣對平日生活的正常化會有很大的幫助,這種新的療法是物理性的神經調節技術,直接將失調的神經調整正常,不必靠藥物控制,相信這種療法可以有效解除不適。

台大醫學院博士 拉菲爾人本診所 黃忠信醫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