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療法簡介 心醫主題發佈區 醫療資訊 媒體評論區 媒體報導 公佈欄 拉菲爾人本診所 系統管理 寫信給我

媒體報導返回前頁
會夢遊?鎮靜、安眠藥加註警語
2007.08.09
聯合新聞網 記者: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吃鎮靜安眠藥的民眾跟家屬須特別留意。衛生署藥政處要求十五種成分鎮靜安眠藥要加註警語,吃藥後可能出現開車、打電話,以及準備與食用食物等夢遊行為,粗估影響藥證張數多達三百餘張。

曾有美國眾議員吃了安眠藥跟鎮靜劑,在毫無自覺的情況下開車出車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數個月前發出警告,服用安眠藥後可能出現夢遊、吃東西等異常行為。衛生署討論後決定跟進,要求藥廠比照辦理,加註警語。

藥政處處長廖繼洲表示,須加註警語的十五種成分包括Zolpidem、Triazolam、Brotizolam、Diazepam、Flurazepam等,藥證多達三百多張,像使蒂諾斯、當眠多、酣樂欣、悠樂丁、煩寧錠等多種在國內銷路不錯的安眠藥,都在加註之列。

藥政處說,現階段有些安眠藥仿單(藥品說明書)裡都有註明成癮性、健忘等副作用,也會提醒患者服用後不要開車,未來則須加刊「服用本品後可能出現夢遊行為,例如開車、打電話及準備與食用食物」,須在明年二月廿八日前完成。

廖繼洲說,目前國內藥物不良通報系統尚未接獲患者不自覺開車等通報,藥界也還不清楚為何這類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安眠藥為何會出現這類不良反應。

他提醒,服用鎮靜安眠劑後十五分鐘就可能出現上述「前行性失憶症」,患者最好吃完藥後就上床睡覺,家人也多留意。一旦民眾用藥後出現身體不適,廖繼洲建議應諮詢醫師。

新聞評論:

因為許多失眠症都是日常生活壓力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因此針對失眠者應付壓力的方式採取認知行為調整,確實是改善失眠的好概念。同時解決失調的自律神經,以及消除這些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身體不適,將可以使失眠症獲得一勞永逸的根本解決。

人體對於壓力的刺激,會透過兩條途徑來因應調適,ㄧ個是自律神經系統,其作用是立即的;另ㄧ個是內分泌系統,其作用比神經系統慢。當壓力一直沒有解除,就會造成這兩個系統失去平衡,而產生慢性失眠的問題。如果可以將失調的自律神經與內分泌系統調整回來,就可以改善失眠,並且提高抗壓性。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是ㄧ種新的療法,可以直接調整失調的自律神經,用來改善失眠,如果有其他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亦可以一併處理,是不想ㄧ直靠藥物治療(只是控制,非治療)者的新選擇。

台大醫學院博士 拉菲爾人本診所 黃忠信醫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