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療法簡介 心醫主題發佈區 醫療資訊 媒體評論區 媒體報導 公佈欄 拉菲爾人本診所 系統管理 寫信給我

媒體報導返回前頁
4年量增1.5倍 安眠藥越吃越重
2008.01.03
中時電子報【黃庭郁/台北報導】

台灣人安眠藥「越吃越重」?醫界完成國人安眠藥使用趨勢分析,二○○一到二○○四年期間,每年曾由醫師處方使用安眠藥的人數,均維持在四百萬人左右,但是每人月平均用量成長一•五倍,消耗的安眠藥數量有顯著增加。專家進一步分析指出,國人安眠藥用量與年齡成正比,年紀越大用量也越大;女性使用安眠藥物比男性多,特別是五十歲以上女性,一年內曾拿過安眠藥處方達三分之一。

三成五十歲以上女性都服用
這項分析是國家衛生研究院、和信治癌醫院身心科、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研究團隊,接受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所委託,分析國人長期使用鎮靜安眠藥物趨勢。
和信治癌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吳佳璇說,研究分析廿萬筆二○○一年到二○○四年健保門診用藥資料。結果顯示,每年曾由醫師處方(開)過鎮靜安眠藥物的比例均維持在十七%、十八%,比中南美洲智利的百分卅幾,法國、西班牙的百分之廿幾低,但比美國八%高。吳佳璇說,以安眠藥處方的年盛行率十七%推估,台灣每年曾接受過鎮靜安眠藥物的人口約四百萬,年紀大、女性為主要用藥族群。
儘管用藥人數成長不多,但國人安眠藥用量明顯增加。醫師指出,分析顯示,國人每千人每月消耗的安眠藥物,由二○○一年廿七•一六(每千人每日當量)成長到二○○四年四十•四八,四年間用量成長一•五倍。

濫用會造成藥物耐受性變差
吳佳璇說,國人安眠藥用量增加、越吃越重,可能與人體對藥物的耐受性變差、需加重劑量有關,部分可能有濫用嫌疑。但門診經驗顯示,其實很多個案失眠是因輕度憂鬱症導致,只是臨床醫師比較不敢開抗憂鬱劑,就開安眠藥改善病人症狀。失眠本身不能只靠藥物改善,還需要改變生活形態。

新聞評論:

因為許多失眠症都是日常生活壓力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因此針對失眠者應付壓力的方式採取認知行為調整,確實是改善失眠的好概念。同時解決失調的自律神經,以及消除這些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身體不適,將可以使失眠症獲得一勞永逸的根本解決。

人體對於壓力的刺激,會透過兩條途徑來因應調適,ㄧ個是自律神經系統,其作用是立即的;另ㄧ個是內分泌系統,其作用比神經系統慢。當壓力一直沒有解除,就會造成這兩個系統失去平衡,而產生慢性失眠的問題。如果可以將失調的自律神經與內分泌系統調整回來,就可以改善失眠,並且提高抗壓性。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是ㄧ種新的療法,可以直接調整失調的自律神經,用來改善失眠,如果有其他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亦可以一併處理,是不想ㄧ直靠藥物治療(只是控制,非治療)者的新選擇。

台大醫學院博士 拉菲爾人本診所 黃忠信醫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