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療法簡介 心醫主題發佈區 醫療資訊 媒體評論區 媒體報導 公佈欄 拉菲爾人本診所 系統管理 寫信給我

媒體報導返回前頁
皮蛇∼俗稱的帶狀疱疹 需看專業醫師並及早治療
2013.04.10
今日新聞 Now News 更新日期:2008/05/15 15:28 記者黃芳祿南縣報導

帶狀疱疹即民間說的「皮蛇」生活壓力大,加上未充分休息,免疫力下降…都是疱疹發生主因,奇美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廖怡貞建議一旦發生需看專業醫師,並作充分休息就可以痊癒。

廖怡貞表示,帶狀疱疹的臨床症狀是在身上某一區域,有水泡及神經痛的形成,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過去曾感染過水痘的患者,在水痘痊癒後,病毒仍潛伏在神經節內。

爾後當身體的免疫力因生病,年齡或壓力而下降時,這些病毒會重新活化,隨後在皮膚上以沿著神經分布的方式長出皮疹或水泡,因為成帶狀分布,所以在民間俗稱「皮蛇」。

帶狀疱疹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是在皮疹尚未出現之前的神經痛,常見是身體單側的某一處突然產生莫名疼痛感,病患找不出身體不適的病因而十分焦慮。

通常在數天後,皮膚會開始出現紅疹,而紅疹上會出現水泡,這些皮疹及水泡會伴隨身體單側的某一條神經而分佈。此時的臨床症狀,除神經痛外,亦有可能伴隨有搔癢或麻痛感。病程的長度,依每個人的狀況而異。

廖怡貞表示,大致上約兩個星期內水泡會逐漸結痂而脫落。帶狀疱疹最困擾人的後遺症就是「疱疹癒後性神經痛」。這種神經痛可能是持續性或間歇性的神經抽痛或麻痛,最容易產生在年紀大、抵抗力差的病人可持續數星期至數月之久。

另一種常見的疱疹為單純性疱疹,可分為兩型。第一型常見在口腔黏膜或口唇周圍,第二型則常見在生殖器附近。罹患單純性皰疹的臨床症狀,是在口腔黏膜,口唇周圍或生殖器附近會產生散在或群聚的小水泡,同時會產生搔癢感或疼痛感。單純性疱疹是由飛沫,接觸或性行為而傳染。

單純性疱疹即使不治療,經過7-14日之後,會自行結痂,然後痊癒。

若在帶狀疱疹發病的72小時之內投予抗病毒的特效藥可以有效的縮短病程;但是這類藥物對腎臟負擔較大,健保局有嚴格的使用規定,不是每個患者都適合服用。

神經痛的治療,除了止痛劑外,亦可短暫的合併使用類固醇、抗癲癇藥物或抗憂鬱藥物等藥物,都可有效減低疼痛感。

大多數患者的疱疹癒後性神經痛,在病發後1∼3個月內逐漸緩解,只有少數免疫力或體力差的病患有可能持續疼痛超過3個月以上。

帶狀疱疹不同於水痘,不會單單發作一次而已。只要有任何免疫力下降的機會,如睡眠不足、感冒…等,就有可能會再度發作。

新的病兆不會只侷限在上一次發作的部位,也不會因為是再一次感染,使症狀加重或減輕,因為每一次的病程都是獨立的。

若不幸感染帶狀疱疹,充分休息以及充足的營養均是保持良好免疫力不可或缺的因素。

民間口耳相傳必須忌口的食物或各種民俗療法,都有可能引發免疫力下降或續發性感染等併發症。儘早就醫並且遵照醫師囑咐服藥,才是早日痊癒的唯一方法。


把握治療黃金72小時!避免帶狀皰疹神經痛


Yahoo! 奇摩新聞訊息快遞 – 2013年4月2日 上午10:30

拉菲爾人本診所最新一期美國臨床皮膚科學雜誌建議,帶狀皰疹發生的72小時內為治療黃金期,如果發生皰疹後神經痛,也要及早治療,避免變成慢性化。台大醫學院博士拉菲爾人本診所黃忠信院長觀察眾多的皰疹後神經痛案例,對此準則深表同感。

60多歲的陳先生 ,一天突然感到頭皮微熱、眼睛乾燥,旋即就醫,診斷為帶狀皰疹,過幾天從額頭開始一路往下冒出成列的紅疹水皰,一度危急左眼,經過治療,皰疹開始結痂,原以為即將痊癒,沒想到卻開始劇烈的神經痛,從頭頂爆出放電式的抽搐,接著延及耳朵及後腦杓,每小時發作一次,晚上開始夜不成眠,苦不堪言。陳先生開始嘗試各種治療方法,去疼痛科服用抗癲癇的止痛藥讓他昏昏沉沉、難以思考,也嘗試各種民俗治療,但還是持續疼痛,直到 後來再搭配神經調節治療修復神經,才終於脫離疼痛的折磨。

黃忠信院長表示,皰疹病毒就是我們小時候的水痘病毒,急性發作過後就潛伏在神經節中一直到成年或老年,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就容易發病形成帶狀皰疹。72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為首要任務,並配合神經調節治療,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環與免疫力,以減少皰疹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並減緩神經破壞程度。

大部分的病人在水皰結痂後即痊癒,少部分的病人像陳先生一樣,在發病期間神經受到破壞而導致長期劇烈的神經痛。這種神經痛不同於一般發炎所造成的疼痛,所以消炎止痛藥無效。臨床會開給抗癲癇或抗憂鬱劑,從中樞神經壓制疼痛感覺,但神經若未修復,病患就必須長期依靠藥物減緩疼痛,且這類藥物多少有些副作用需適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神經就像植物的根一樣,需要有足夠的血液供給養分才能修復,所以黃忠信院長建議有「皰疹後神經痛」的病人,除了使用藥物控制疼痛外,進一步透過神經調節治療,增加神經系統的血流供應和營養狀況,促進神經損傷的修復。黃院長特別叮嚀如果是年紀大的、有糖尿病、洗腎與免疫力下降等患者,更應在帶狀皰疹剛發生時,就積極治療,可降低帶狀皰疹神經痛的發生機率,萬一發生了,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加以治癒。

本篇文章發表於2013.4.2Yahoo訊息快遞


像這樣成功脫離「水深火熱」的生命故事,這幾年來不曾間斷的在診所中上演。

「今年六月六號自馬祖旅遊歸來,左大腿有刺痛感覺,當時並不在意,接著六月八日晨六點與球友在台北球場球敘,下午回到家左大腿仍然疼痛不已,以為是因走路 過久,造成肌腱拉傷,次日(六月九日)遂前往住家附近醫院復健科求診,醫師診斷為神經被壓迫所致,於是進行牽引治療;未料到了六月十日下午左股後方沿左大腿內外側直到左小腿內側出現帶狀水泡,刺痛不已,直覺是帶狀疱疹找上了我,因為年輕時肇因於工作疲憊免疫力下降,曾經患過帶狀疱疹,知道此病的嚴重性,於是立即前往皮膚科診所求治;醫師診斷確定為帶狀疱疹,開給我三天抗病毒藥劑,收斂藥膏及止痛劑;服用抗病毒藥劑之後,感覺小便不順暢,又前往榮總求診,主治醫師告知服用抗病毒藥劑與小便不順無必然關係,如覺不適可以停服,且此病目前並無藥物可以立見成效,只能隨著時間慢慢自行痊癒…….這期間因疼痛難忍,難以入眠,食慾不振,不到兩周體重減輕三公斤…

為了早日脫離苦海,即在各種媒體上尋找相關資訊…帶狀疱疹最麻煩的是疱疹後的神經痛,這種痛可能延續好幾年……而且一直吃止痛藥對腎臟有傷害;於是在網路上尋找治療神經痛免吃藥的新療法;在六月三十日這天在雅虎網站發現拉菲爾人本診所有治療帶狀疱疹免吃藥新療法。徵詢另一友人李醫生,他說可以一試;於是連絡診所廖婉如小姐,渠稱在得病的最短的黃金時間之內及時治療,效果愈快,當即約在七月二日前往診治,距發病不到一個月,仍屬黃金時間之內。

到診所掛號之後,先由助理詢問個人病史、家族病史及現在服用藥物,助理並稱除醫師看診及營養品由健保給付外,物理治療須自付,一個療程治療十四次,費用雖屬不菲,但為了長痛不如短痛,及將來免受洗腎之苦,欣然接受治療;接著做自律神經測試,以便知曉身體左右兩邊神經系統是否平衡。三十分鐘後由黃忠信院長親自看診,並告知依據自律神經測試結果,左右各十二組數據顯著不均衡,是導致帶狀皰疹產生的原因,並稱經物理治療後可以獲得改善。

治療方式是黃院長依據病情寫出神經末梢位置,再由物理治療師不同的位置裝上貼片,接上電線接頭,通電後身體有麻麻的感覺。每次治療須時50分鐘,每隔一天治療一次,自即日起停止服用藥物…到了第二周傷口結痂,疼痛情形已有緩和,晚上可以入睡……第三週下腹部及胃部神經痛消失,第四周大腿內外側僅覺些微刺痛,但並不影響生活作息……及至八月一日,第一個療程結束,再作一次自律神經測試,俾與第一次測試作一比較;黃院長看了報告之後說,左右兩側各十二組數據已趨平衡,表示已達痊癒程度……但仍然須要注意調養,增加免疫……為此我特別感謝黃院長的仁心仁術及院裡各物理治療師,營養師,藥劑師及護士小姐的盡心。

嚴OO先生,2012/8/04」

(註)詳細內容請參閱嚴先生部落格

台大醫學院博士 拉菲爾人本診所 黃忠信醫師
諮詢專線:02-2370195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