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都有睡眠問題,衛生署統計,光是去年一年,國人就吞掉一種新興的安眠藥「使帝諾斯」高達1億3千多萬顆,以年輕族群居多,還有許多人因為濫用,導致嚴重的副作用,甚至還要洗腎度日。
壓力大、生活品質差,在台灣似乎是個普遍現象,讓國人一年就吞下高達1億3千多萬顆的「使帝諾斯」,這種新興安眠藥因為濃度高、效果較快,成為失眠族的新寵。
臨床毒物科醫生林杰樑指出,「短效型的安眠藥,一般作用的時間是比較短,這種短效型比較不會有殘留的安眠藥作用,就是說你隔天起來,還不會覺得昏昏沉沉的。」
雖然標榜只持續4至6小時藥效短,但卻容易產生抗藥性,讓人不斷加藥,產生副作用,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洗腎的命運,林杰樑指出,「引起這個夢遊症,他出來做什麼都自己不知道,甚至會有短暫的失憶,有時候會有幻景。」
甚至還有女病患因為嚴重失眠,原本一次只能吃0.5到1顆,卻硬是狂吞了5至6顆,昏睡好幾天,甚至因為用同樣姿勢側躺8小時以上,導致腿部橫紋肌溶解症,皮膚還出現水泡及壞死。提醒民眾,睡眠品質差,找出睡不好的原因,比吞安眠藥更重要。
新聞評論:
因為許多失眠症都是日常生活壓力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因此針對失眠者應付壓力的方式採取認知行為調整,確實是改善失眠的好概念。同時解決失調的自律神經,以及消除這些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身體不適,將可以使失眠症獲得一勞永逸的根本解決。
人體對於壓力的刺激,會透過兩條途徑來因應調適,ㄧ個是自律神經系統,其作用是立即的;另ㄧ個是內分泌系統,其作用比神經系統慢。當壓力一直沒有解除,就會造成這兩個系統失去平衡,而產生慢性失眠的問題。如果可以將失調的自律神經與內分泌系統調整回來,就可以改善失眠,並且提高抗壓性。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是ㄧ種新的療法,可以直接調整失調的自律神經,用來改善失眠,如果有其他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亦可以一併處理,是不想ㄧ直靠藥物治療(只是控制,非治療)者的新選擇。
台大醫學院博士 拉菲爾人本診所 黃忠信醫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