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療法簡介 心醫主題發佈區 醫療資訊 媒體評論區 媒體報導 公佈欄 拉菲爾人本診所 系統管理 寫信給我

媒體報導返回前頁
鼻過敏造成兒童黑眼圈獲證實
2009.04.03
更新日期:2009/04/03 03:58 張翠芬/台北報導
小朋友有明顯的黑眼圈,極可能是過敏性鼻炎!台大醫院二日公布世界首創透過電腦分析研究,證實小朋友黑眼圈與過敏性鼻炎的關聯,鼻炎症狀愈嚴重、時間愈久,小朋友的黑眼圈也越黑;由於成人也有黑眼圈的問題,未來這套系統將與皮膚科醫師合作,做更廣泛的運用。
據統計,五成的兒童有鼻過敏,許多家長納悶「孩子有貓熊眼,是不是過敏?」台大醫院和中央警察大學運用影像分析技術,完成世界首創「以電腦分析過敏性鼻炎患童黑眼圈」研究,證實黑眼圈與鼻過敏有高度相關,這項創新研究獲國際知名醫學期刊《過敏及臨床免疫學》刊登,目前並申請專利中。
參與研究的敏盛醫院小兒科醫師陳建翰追蹤一二六名過敏兒、一二三名正常兒童,以影像軟體局部攝影,拍照觀察黑眼圈變化。結果發現一般小孩黑眼圈比例約一到兩成,過敏性鼻炎兒童卻高達六至七成,且下眼袋顏色較黑、面積較大。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江伯倫表示,過敏性鼻炎會造成鼻塞,導致鼻黏膜腫脹,血液循環不良,靜脈血液回堵在眼睛周圍,因此形成明顯的貓熊眼,加上鼻淚管上下相通,因此過敏性鼻炎的孩子通常也有過敏性結膜炎,如果孩子經常揉鼻子、揉眼睛,黑眼圈顏色就會越深,面積也越大。

(媒體評論)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五成的兒童有鼻過敏。國際知名醫學期刊《過敏及臨床免疫學》2009年刊登台大醫院和中央警察大學運用影像分析技術,完成世界首創「以電腦影像分析過敏性鼻炎患童黑眼圈」研究。結果發現一般小孩黑眼圈比例約有一到兩成,而過敏性鼻炎的兒童卻高達六至七成有黑眼圈,而且下眼袋顏色較黑、面積較大。該研究證實了黑眼圈與鼻過敏有高度相關。過敏性鼻炎症狀愈嚴重、時間愈久,小朋友的黑眼圈也越黑。


過敏性鼻炎,是鼻子的自律神經失調的一種表現。因為鼻子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造成鼻黏膜血管擴張引起鼻黏膜腫脹而造成鼻塞和流鼻水的症狀,久而久之靜脈鬱積而血液回堵在眼睛周圍造成眼袋血液循環不良和黑色素成澱,因此形成明顯的貓熊眼。再加上鼻淚管上下相通,因此過敏性鼻炎的孩子通常也有過敏性結膜炎而會有眼睛癢的症狀。如果孩子經常揉鼻子、揉眼睛,黑眼圈顏色就會越深,黑眼圈面積也越大。因此,只要針對過敏性鼻炎是因為鼻子的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根本原因,來調整失衡自律神經的活性,就可以根治過敏性鼻炎。所以「相應神經調節療法」,就是透過一種模擬神經傳導的波頻來調節自律神經的活性,也就是抑制鼻子副交感神經的過度反應來恢復自律神經的平衡,因此不但能夠緩解鼻黏膜血管擴張所造成的鼻塞和流鼻水,也會消除鄰近眼袋的血液鬱積而改善黑眼圈。這就為什麼不吃藥、不打針、不開刀,採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就可以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原理。


原文獻摘要: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_ob=ArticleURL&_udi=B6WH4-4VT6JY9-X&_user=10&_coverDate=03%2F31%2F2009&_rdoc=37&_fmt=high&_orig=browse&_srch=doc-info(%23toc%236840%232009%23998769996%23968058%23FLA%23display%23Volume)&_cdi=6840&_sort=d&_docanchor=&_ct=89&_acct=C000050221&_version=1&_urlVersion=0&_userid=10&md5=3745c25dee4ab146527fc3580f973b85

台大醫學院博士 拉菲爾人本診所 黃忠信醫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