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返回黃忠信的心醫園地
療法簡介 心醫主題發佈區 醫療資訊 媒體評論區 媒體報導 公佈欄 拉菲爾人本診所 系統管理 寫信給我

心醫主題發佈區返回前頁
把握6歲前弱視黃金治療期,避免終身遺憾--Yahoo訊息快遞
2016.12.09
2013.9.27 Yahoo訊息快遞

把握6歲前弱視黃金治療期,避免終身遺憾

一般人聽到弱視,第一個反應就是重度近視、遠視、散光等等「視力很弱」的人。所以每到開學季,小朋友被醫生判定是弱視時,很多爸媽都一頭霧水,當進一步得知弱視無法靠戴眼鏡矯正,且黃金治療期是3-6歲,便開始感到驚慌失措,擔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幸福。

台大醫學院博士拉菲爾人本診所黃忠信院長表示,醫學上將弱視定義為:一眼或兩眼視力無法用眼鏡矯正到0.8以上,但眼球組織與視覺神經系統並沒有病變,稱為弱視。嬰兒在出生時是約1000度的遠視,視力不到0.1;隨著眼球逐漸發育,度數會慢慢減少,一直到5、6歲時只剩輕微的遠視,視力也隨大腦視覺區發育而達到一般成人的1.0。但有些小孩因為斜視、一眼或兩眼的眼球結構或發育出現問題,導致遠視度數減太慢或太快(近視),抑或是散光等等原因,導致大腦無法接收到正確清晰的影像,因此造成大腦視覺區發育也跟著出現問題。眼睛像是照相機,真正在「看」東西的是大腦,從來都是看模糊照片的大腦,突然給它清楚的照片,自然就會發生「看不懂」的情況,因此就算是戴眼鏡也沒有辦法達到正常的視力值。而年紀越小,視覺區大腦的可塑性越大,因此早期發現是治療弱視最重要的關鍵。

弱視的治療,首要是配戴眼鏡來矯正屈光度,「而且是除了睡覺外要整天戴!」黃忠信院長表示:「這樣才能讓大腦整天都接收到一致的影像,道理就像送小孩到全美語學校學美語效果會更好一樣。」若兩眼視差過大,則需再搭配遮眼治療,強迫訓練弱眼。除了這些傳統的矯正方式之外,黃忠信院長指出:「神經系統具有可塑性,透過體表神經點刺激來活化與加速大腦視覺區的神經發育,可以加速弱視的治療。」黃院長舉例在之前的門診中,有一位許小妹妹,4歲就發現雙眼弱視,雖然及早配鏡,並接受遮眼訓練,不過到了6歲,眼看都要過了黃金治療期,兩眼矯正後視力還是只有0.6和0.3。焦急的媽媽,開始尋找新的治療方式。直到後來再搭配體表神經點刺激大腦視覺區的治療,半年後許小妹妹的視力才終於進步到兩眼1.0。
黃忠信院長建議家長,要早期發現弱視,可先觀察是否有斜視的情形,接著以手遮單眼的方式檢查兩眼是否有視差。平時注意孩子是否會常常瞇瞇眼、或看電視、看書越看越近的狀況。如有上述情形,應儘早帶至眼科檢查。尤其是家族中有弱視、或高度近視的病史,更要留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