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十八日電)
新華社今天報導,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久恆辰博等人為「大腦越用越靈」找到科學根據。他們發現,學習可促進腦神經細胞的生成。
報導表示,久恆辰博和研究生戶塚祐介在新一期美國「神經元」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人在記憶某些東西時產生的「西塔波」會傳遞到大腦海馬區,刺激這一部位的「神經祖細胞」;而因為「神經祖細胞」會發育為新的腦神經細胞,這種刺激最終將使腦神經細胞增殖。
據稱,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用電極刺激實驗鼠的腦切片,並使人為的刺激程度與「西塔波」產生的刺激程度相同。他們發現,位於鼠腦海馬區的「神經祖細胞」變得興奮,以這種興奮為誘因,「神經祖細胞」發育成了腦神經細胞。
報導表示,上述研究顯示,因學習而產生的「西塔波」可促進腦神經細胞生成,說明學習可使大腦更聰明。
媒體評論:
大腦海馬區的神經元會因為壓力與長期失眠等因素而死亡,所以許多焦慮憂鬱症患者都會覺得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記憶力變差、思考的敏銳度不如過去。這些神經元會因為學習而增加再生數量。相應神經調節療法(逆行性神經療法)是一種安全、非侵入性、無副作用療法,其作用轉機是經由改善神經調節能力,來治療各種身體機能失調。在臨床上確時發現一些焦慮憂鬱症經過治療改善之後,專注力、記憶力及思考的敏捷度都跟著改善。反觀採用抗焦慮藥物抑制中樞神經的反應,則雖然焦慮感減輕,但是終日昏昏沉沉,專注力、記憶力與思考能力依舊不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