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二十二日專電)
你經常服用止痛藥嗎?根據一項最新醫學研究,經常服用止痛藥的人心臟衰竭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百分之三十。
位在馬德里的西班牙藥物研究中心根據英國醫學研究中心的檔案資料,對患有關節炎的病患服用非類固醇的消炎藥NSAID及未服用的病人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經常服用NSAID藥物的病人心臟衰竭的機率大於未服用的病人,至於死亡的風險是否同樣增加,還需要再進一步研究。
根據發表在「心臟」期刊的這份研究報告,因心臟衰竭入院的病人中,百分之十四服用NSAID藥物,其中半數病人的年齡在七十到七十九歲之間,在所有的NSAID 藥物中,以indomethacin的風險最高,病人服用後因心臟衰竭入院的風險增加三倍。
報告指出,年齡愈高的老人服用NSAID藥物愈容易有心臟衰竭問題,如果病人本身還有諸如糖尿病、高血壓或腎衰竭等問題,情況會更惡化。
對患有骨關節炎的病患而言,必須持續服用NSAID才能維生,即使有心臟衰竭的風險,也必須繼續使用。研究人員呼籲藥商,儘速研發副作用較少的新型止痛藥。
媒體評論:
藥物畢竟屬於非人體自己所製造與代謝的外來化學物質,雖然經過一定程序的動物試驗與人體臨床試驗,但是還是可能產生不可預期的副作用,能夠不使用,最好還是避免。疼痛會造成神經反射,進而使血管與肌肉收縮,使得局部造成疼痛的發炎物質堆積,而出現問題,藥物治療又會引起副作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是從人體分佈的神經去治療關節肌腱的發炎部份,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療方式,這種新療法可以直接調整神經系統,進而使局部血流改善,流通的血流會帶來身體自然的抗發炎物質,不必靠止痛藥就可以輕易將發炎物質代謝掉,效果快而且沒有副作用。
台大醫學院博士 拉菲爾人本診所 黃忠信醫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