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7/01/25 09:10 記者:記者李健光/編譯
強烈冷氣團來襲,這幾天台灣地區氣溫呈現溜滑梯的下降情況,因此感冒人數開始增多,事實上您前去看診時,許多醫師會開立抗生素的藥物來治療感冒,不過美國研究人員指出,抗生素最好不要常使用,否則可能會造成骨質疏鬆的後遺症。
根據美國的醫學研究,抗生素其實並非萬靈丹,當民眾感冒生病去醫院就診時,許多醫師會開立含有抗生素的藥物給病人,期望這樣可以幫助病人對抗感冒的病菌,不過醫學研究顯示,抗生素用多了不但對人體沒有好處還有壞處。
美國醫學研究顯示,抗生素對於人體的骨骼會造成傷害,根據長期追蹤調查160多名的病患,這些病患在5年的期間裡,使用抗生素結果最後造成他們骨頭出現骨質疏鬆的狀況,這些病患的骨骼變得不夠強,甚至還出現稍微萎縮的情形,這點相當令醫學研究人士感到驚訝及憂心。
媒體評論:
藥物畢竟屬於非人體自己所製造與代謝的外來化學物質,雖然經過一定程序的動物試驗與人體臨床試驗,但是還是可能產生不可預期的副作用,能夠不使用,最好還是避免。疼痛會造成神經反射,進而使血管與肌肉收縮,使得局部造成疼痛的發炎物質堆積,而出現問題,藥物治療又會引起副作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是從人體分佈的神經去治療關節肌腱的發炎部份,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療方式,這種新療法可以直接調整神經系統,進而使局部血流改善,流通的血流會帶來身體自然的抗發炎物質,不必靠止痛藥就可以輕易將發炎物質代謝掉,效果快而且沒有副作用。
台大醫學院博士 拉菲爾人本診所 黃忠信醫師 |
|